——2017年12月23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
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
审计署审计长 胡泽君
委员长、各位副委员长、秘书长,各位委员:
受国务院委托,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,请予审议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。李克强总理今年7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专题研究部署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,强调要限时按项逐条严肃整改,切实构建长效机制。据此,审计署组织全国1万多名审计人员,按照“谁审计、谁负责督促”的原则,按项逐条对《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审计工作报告》)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,涉及31个省(区、市)、100多个中央部门和4000多家单位。各地方、部门和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,积极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。
一、各地方、部门和单位认真组织部署落实整改
(一)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。按照国务院部署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审计署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分工方案。相关地方、部门和单位严格落实整改分工方案要求,逐一制定整改台账,实行对账销号。各被审计单位能够切实承担整改主体责任,主要负责人均亲自召开党委(党组)会议或部务会议等专题部署整改工作,有的还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整改工作组。很多地方、部门和单位还把整改纳入督查督办,结合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推进。
(二)认真履行行业主管责任。针对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,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承担主管事项的监督管理责任,指导、督促抓好整改工作,有的还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专项督查,积极推进健全相关领域和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。如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印发《关于认真做好158个贫困县扶贫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》(国开办司发〔2017〕27号)、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力度的通知,督促地方和企业认真及时落实整改要求。
(三)积极健全整改长效机制。各地方、部门和单位均报告了解决审计查出问题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,一些地方建立完善了整改协调机制,做到任务、责任、时间节点“三明确”,增强整改合力。如重庆市扶贫办等12个市级主管部门加强协作,建立集中联合督促整改扶贫问题机制;有6个省(市)建立了由社保、卫生、财政、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省级医保整改工作领导(协调)小组,统管全省医保整改工作。